首页

踩踏美脚

时间:2025-05-29 15:26:14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20258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蹲直播“零元购”快递塞满屋 老年人如何捂住“钱袋子”

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虞浩桂表示,宋庆龄同志从青年时代就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宋庆龄同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暴雪!大雨!9级阵风!多地降温超10℃!双预警发布!新一轮冷空气来袭

广西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晋京展演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共同主办。这是时隔4年之后广西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再次晋京集中亮相。

河南非遗美学馆开馆 让公众走近非遗

农业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广西持续拓展与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输出试种蔬菜、水稻等优新品种,为当地培训农业技术人员。

吉林节后“第一会”连续十年聚焦优化营商环境

2023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式上强调,愿同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新机遇。中方支持法国企业有效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大对外开放平台,在中国市场展现更大作为。

民乐奏响《泱泱国风》 民族经典融入现代

他指出,据穆迪公司推算,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加征对华关税92%的成本,美国家庭每年增加开支1300美元。美方的保护主义举措也将对全球产供链的安全稳定造成更大破坏。我们注意到,有多位欧洲政要表示,加征关税是破坏全球贸易的下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